我國悠久的歷史、燦爛的文化,以及分布各地的眾多民族,醞釀了豐富多姿的民間酒俗。有的酒俗流傳至今。人們以共同飲酒交流感情、分享快樂或相互慰藉,而蘇州百姓的酒俗也各式各樣,頗具情趣。其中典型的有“滿月酒”“上梁酒”“進(jìn)屋酒”“壽酒”等。
“滿月酒”或“百日酒”是各民族普遍的風(fēng)俗之一。古時(shí)漢族人認(rèn)為嬰兒滿月便過了一關(guān),蘇州百姓人家如果有新生兒降臨人世后,逢到滿月或一百天,就會(huì)辦“滿月酒”或“百日酒”,擺上幾桌酒席,邀請親朋好友共賀。親朋好友一般都要帶禮物祝賀,也有送上紅包的。
過去在蘇州一些鄉(xiāng)鎮(zhèn),百姓人家生了小孩,特別是生了頭胎,從小孩出生的那天到滿一個(gè)月舊俗很多。先要報(bào)喜,小孩出生的那天,孩子的爸爸必須去岳父家敬祖放鞭炮,報(bào)告喜訊、報(bào)母子平安。后送米酒,女兒生了外孫,母親要釀米酒,備雞蛋,第三天挑著米酒和雞蛋去看女兒和外孫。產(chǎn)婦娘家還要給外孫買新衣鞋帽、座椅、推車、搖籃等小兒用品,在小孩滿月的那天送去,通常叫送祝米,當(dāng)天還要吃紅蛋。小孩滿月請酒,也叫吃滿月蛋,屬民間喜慶宴席之一,家里要接客,親戚需趕情。這種喜酒與其它宴席不同的是,凡坐席吃酒的賓客,東家都發(fā)四個(gè)煮熟染色的紅雞蛋,人們帶回去做禮品。后來,也有的人家做滿月不將雞蛋煮熟,只將生雞蛋染上紅色就行了。最后是“出窩”。小孩做了滿月,女兒要抱著孩子到娘家過門,外孫出生后第一次隨母親到外婆家過門俗語叫“出窩”。孩子回家時(shí),外婆還要給外孫肩上搭花線,頸上掛銀墜,以示祝愿外孫長命富貴。
不論古今,人們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,基于此,一些關(guān)于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習(xí)俗就特別豐富。除了“滿月酒”之外,還有一種“寄名酒”也不得不提。
舊時(shí)蘇州農(nóng)村,孩子出生后,做父母的如果請人算出孩子命中有克星,多厄難,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廟里做寄名和尚或道士。大戶人家則要舉行隆重的寄名儀式,拜見法師之后,回到家中還要大擺酒席,祭祀神祖,并邀請三親六眷痛飲一番。這種為下輩兒孫辦的“寄名酒”,也表達(dá)了大人祈盼孩子今后能平安吉祥的心愿。
“滿月酒”、“寄名酒”,這些以祝福為主題的酒宴,代表的是長輩對孩子健康成長的祝愿,對孩子美好未來的祈盼。
本文原發(fā)于《吳江日報(bào)》
原標(biāo)題為《蘇州民生酒俗(一)滿月酒 寄名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