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寅是地道的蘇州人,老家住在吳趨坊的北口。他出生于一個商人家庭,父母對其期望很高。因而,他從小就苦讀四書、五經(jīng)、史書典籍,沒過上幾天逍遙生活。16歲時,他考秀才高中第一名,在蘇州城名噪一時。
少年時,他曾拜當時有名的畫家沈周為師,因天資聰慧,畫藝進步神速。沈周非常欣賞他,多次夸贊他的才華。然而唐寅卻因此而自鳴得意,不再虛心學畫。據(jù)傳有一次,沈周與唐寅一起吃飯,讓唐寅去關(guān)一下屋中的窗戶。唐寅伸手去關(guān),才發(fā)現(xiàn)這竟是沈周老師的一幅畫!他大為驚嘆,頓時感到慚愧無比,自此摒棄浮躁,勤奮學畫。后來,他終于超越了自己的老師,成為一代名家。
事實上,唐寅雖確有才名,但并沒有傳說中那樣神乎其神。《明史》對唐寅的生平記載僅200余字,其余正史對唐寅的才華也只是籠統(tǒng)評價,所謂“江南第一才子”的很多故事是無從考證的。
真實的唐寅在19歲時迎娶了他一生中唯一的妻子徐氏。29歲時,他在鄉(xiāng)試中考中解元,可謂人生得意。然而,仕途的重大挫折也隨之而來。
第二年北上會考時,他卷入了科場舞弊案,被逮捕入獄,革除功名,貶為浙江小吏。他不愿意去,就回歸蘇州,從此斷絕了唐寅的功名之路,還使他妻離家散,成為他人生的轉(zhuǎn)折點。
回到蘇州后,唐寅沒有謀生之路,只好靠售賣字畫為生。憑借才子之名,唐寅的字畫大多能賣個好價錢,久而久之,也就存下了一些積蓄。36歲時,唐寅用這些積蓄,在蘇州城北一處依山傍水的地方建了一座桃花塢。桃花塢其實只有幾間茅屋,卻景色宜人,幽靜清雅,唐寅為其取名為“桃花庵”。唐寅有名的《桃花庵歌》就作于此:“桃花塢里桃花庵,桃花庵下桃花仙。桃花仙人種桃樹,又摘桃花換酒錢?!碧埔€常常邀請好友祝允明、文徵明等來桃花庵小敘,對酒當歌,吟詩作賦。那段生活雖清貧卻也灑脫,是唐寅后半生過得最愜意的一段時光。
自仕途失意后,唐寅經(jīng)常借酒消愁,喝得酩酊大醉。他常說,自己雖無李白之才,卻能深切體味李白醉酒的樂趣??上嫘牡娜兆硬⒉婚L,1523年秋天唐寅因病去世,只活到54歲。祝允明為唐寅撰寫了千余字的墓志銘,這成為后人了解這位悲情才子的主要史料之一。因為半生窮困,唐寅的字畫、詩文幾乎都賣掉了,散失在四面八方。到了明萬歷年間,有兩位常熟書商因仰慕唐寅的才名,千方百計地搜尋他的作品,終于使唐寅的詩畫得以流傳。而他的詩文逸事也在此過程中得以豐富和完善,被收錄在《明詩紀事》及《海虞古今文苑》中。
唐寅仕途上倒霉,對蘇州來說卻是一件幸事,因為朝堂少了一個小官僚,吳門畫壇卻多了一位大畫家。
本文原發(fā)于《吳江日報》
原標題為《蘇州名人酒趣(一)唐寅:賣得書畫換桃酒》